龙空技术网

对比分析中山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优劣——报考院校的几个要素

小杨知乎同名 3838

前言:

今天咱们对“中山c语言”大概比较关怀,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剖析一些“中山c语言”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对于“中山c语言””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前言:“谋定而后动,知止而后有得”是“从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大学》中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子有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那么:知止,就是有明确的目标;有定,就是树立坚定的志向。知至善的目标,立坚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所处而安,不为外界影响所动了。尤其面临两难选择时更要“谋定而后动”。

我们对比分析两所学校的优劣不是简单地比较分数来推定的。我们主要还是着手几个切入点来分析:分数基础、专业实力、学校层次、地域优势、深造升学优势、就业优势几个要素来比较对比,通过短期报考志愿、中期就业升学,长期发展得出最优结论,并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报考策略。 以下我们逐个切入点对比:

一、分数基础

我们看南方科技大学在河北省近3年的录取数据:2019年最低、平均分数和位次:632(5834位)、641(3969位);2020年最低、平均分数和位次:653(6125位)、662(3821位);2021年平均分数和位次:636(3358位)。历年招生人数为35

人左右。

中山大学在河北省近3年的录取数据:

2019年最低、平均分数和位次:643(3612位)、652(2260位);2020年最低、平均分数和位次:663(3633位)、669(2531位);2021年平均分数和位次:634(3706位)、644(2176位)。历年招生人数80人左右。

综上对比:中山大学在分数上,也就是河北考生家长心目中中山大学的整体认可度要高于南方科技大学。以平均位次差距来看三年差距为:19年1709位,20年1290位,21年1182位。21年是河北新高考第一年,但是对数据影响不大。22年有一个影响因素是南方科技大学进入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个因素我认为会导致南方科技大学的录取位次略有上升,但是幅度不会太大,只能是那个位次段的报考人数增加,高分考生和家长的一个重要心理:惜分如命。21年两校平均分中山大学高于南方科技大学8分。对于3000名以内的考生来说8分的差距还是不小的,一个档次就出来了。

二、专业实力(师资力量)

目前来说判断专业实力的主要指标是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参评48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A级14个,B级28个,C级6个。十四个学科门类除11军事学、13艺术学、14交叉学科(设立时间2020年)外。基本覆盖比较全。

南方科技大学2017年未参加学科评估。但是不代表专业不一定好。

再从入选双一流学科来比较:

如果单从数量来看南方科技大学逊于中山大学。但是我们本科只能学一个专业情况下学到想学的的双一流学科专业区别并不大。所以说仅从双一流学科数量来对比优劣相对就肤浅了。

截至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10人,包括院士54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36人),国际会士55人, 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3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约65%。

中山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全校专任教师44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46人、副高职称1909人;研究生导师6399人(含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2790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含双聘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5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6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0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

对于本科生学习模式、就读体验来说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中山大学类似于吃大锅饭,在南方科技大学类似于吃小炒。中山大学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应用接轨较多一些,南方科技大学的培养模式更加侧重理论基础和学术深造培养。

还有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的人数结构比:

中山大学:普通本科生32140人:硕士研究生15517人:博士研究生7790人≈4:2:1

南方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4543人:研究生(含硕士、博士)4526人≈1:1

总体来看中山大学属于大而全人数众多的综合性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相对小而精。

三、学校层次

评价学校层次一方面要从学校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来看:

中山大学(教育部直属)

1、第一次院系大调整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入主原岭南大学校址康乐园。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即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文系由赵却民教授率领调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陈国达教授率领全系师生49人调去湖南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由系主任朱谦之教授率领前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由人类学系主任杨成志教授率领调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新组建的中山大学校区由石牌迁至原岭南大学校址。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迁入了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等学校,中山大学原百子岗校址,兴办华南医学院。

2、1953年7月开始第二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的财经、政法各系分别调至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等院校。同时对图书、仪器、设备等进行了调配。中山大学图书馆原藏有前华南联合大学及广东法商学院所藏财经政法图书资料,全部调配给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1954年,将全国唯一的语言系由中山大学调整到北京大学,语言系主任王力教授带领全系师生48人整体迁出。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管理(现华南植物园)。同时将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法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等院校部分有关科系师生调至中山大学。

3、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序列。2001年1月,进入国家“985工程”序列。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4、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领导和管理、深圳市创办)

1、2022年2月数学专业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学科

综合比较来看:

中山大学历史底蕴更加足,“帽子”比较多也比较大,出身背景较足。

南方科技大学发展势头比较迅猛,短短十余年就有数学学科跻身“双一流”名单。

客观来说中山大学在国内的覆盖面和认可程度要略高于南方科技大学。

从几个省份选调生名单来看:

河北省:

北京市:

上海市:

总体来看中山大学的体制认可度在全国范围来看是优于南方科技大学的。

四、地域

两所学校都在广东省

南方科技大学在深圳

中山大学校区有五个:1,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南校区) 2,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074号(北校区) 3,广州市番禺区外环东路132号(东校区) 4,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珠海校区) 5,深圳市光明新区东新路南(深圳校区)

地域上没有太多比较的地方。

五、深造优势(推免情况、升学情况)

推免情况:

1、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公示:学校获得教育部 2022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名额共 297 名。

· 其中287个推荐名额分配至各院系;

· 6个名额作为"推免保"专项计划;

· 4个名额作为"应征入伍推免研究生"专项计划。

· 名单如下:

·

部分211高校保研率高于15%,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成立研究生院的59所高校之一。但南科大不是211,保研率较高可能是南科大属于综合改革高校的原因。

2022届保研去向:爬虫抓取部分高校保研去向:保研北京大学16人。保研中南大学1人。名单如下:

附录1:2021届推免生(上届232人)保研去向参考:

· 保研本校约162人,占比70%。

· 保外70名同学,约30%。

爬虫抓取部分高校保研去向:

2、中山大学

· 因学校推免公示不全,且2021届毕业生生源信息也未搜到。部分学院公示如下:

①法学院:2021届在籍197人,推荐名单44名同学另有支教团推荐名单6人。

②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总数68人,公示名单16人;应用气象学总数40人,公示名单10人;另有支教专项推荐名单3人。

根据几个学院计算,中山大学2021届保研率应在22%以上。

2021届本科生保研去向 

2021届保研去向:保研本校997名同学。

保研华南理工2人。目前已整理部分去向:

·

·

2020届(上届)保研去向参考:

两校推免来看保研率基本接近,本校内保比例均较大,但是推免到清北和国内高层次院校人数,中山大学要略好于南方科技大学。

升学率:

1、南方科技大学(深造率58.13%19年数据)

2、中山大学(深造率54.79%19年数据)

整体来看:

1、推免保研率两校基本相近,内保本校比率南方科技大学略高于中山大学,推免国内更高层次院校中山大学人数高于南方科技大学。

2、升学率两校相近

3、出国深造进入QS前100学校比例:中山大学85.14%,南方科技大学68.73%。

六、就业优势

1、

就业地域(两校生源地主要为广东省)

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内为主占83.6%)

中山大学(地域以南方为主)

2、就业单位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民营企业为主)

中山大学(体制内占比较高)

综合比较以及下几点结论:

1、高考录取分数(不考虑综合评价因素下)来看中山大学略高于南方科技大学,人们普遍认知中山大学略好于南方科技大学。

2、院校层次比较上中山大学略高于南方科技大学,全国认可度覆盖面中山大学略高于南方科技大学。传统认知:985>211>双一流学科。类似于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的区别。

3、培养模式上南方科技大学更为灵活,中山大学较为中规中矩。

4、进入体制内中山大学认可度高于南方科技大学(家庭背景和人脉)

5、深造出国情况来看中山大学略高于南方科技大学(结合家庭经济实力考虑)

6、关于选择报考两校的专业要结合分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报考思路:

综合评价在提前批次报考(河北),分数不确定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一个梯度来兜底。

几个策略:

1、中山大学绝对热门专业能学到的前提下放弃南方科技大学。

2、中山大学偏冷门专业(组)和南方科技大学理想专业下结合自身实际选择。

3、中山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分数都不能确保录取情况下冲击加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转专业较为容易。

4、专业、院校、地域三要素下,建议专业还是要考虑的比重大一些。

标签: #中山c语言